在现代数控加工中,对刀仪是一项不可或缺的辅助设备。它通过自动测量刀具的长度、半径及磨损情况,将数据传递到数控系统中,从而实现刀具补偿和高效加工。本文将从对刀仪的基本作用、调整方法、设定步骤以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出发,详细解读数控车床对刀仪的调整与设定方法。
---
1. 数控车床对刀仪的作用
对刀仪的主要功能是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。以下是对刀仪的几大核心作用:
- 刀具几何参数测量:通过对刀仪,可以快速获得刀具的长度和半径数据,用于加工补偿。
- 自动补偿功能:测量数据会直接传递到数控系统,系统会自动调整加工参数,减少人工干预。
- 刀具状态检测:在加工过程中,对刀仪可以检测刀具的磨损或破损情况,避免因刀具异常导致加工误差。
- 提高生产效率:对刀仪减少了手动对刀时间,同时降低了对操作人员技能水平的依赖。
---
2. 数控车床对刀仪的调整方法
对刀仪的调整是确保测量精度的关键环节,主要包括安装调整和参数修正。
2.1 安装调整
1. 安装位置固定:
- 将对刀仪安装在机床工作台或刀塔的适当位置,确保其感应面处于刀具运动范围内。
- 安装支架应稳固,避免加工振动影响测量精度。
2. 信号连接测试:
- 检查对刀仪与数控系统的电气连接是否正常。
- 测试感应面是否能正确触发信号。
3. 感应面清洁:
- 确保对刀仪的感应面无油污、切屑或其他杂质残留,必要时用无纤维布清理。
---
2.2 参数调整
1. 触发点标定:
- 使用标准量块(如已知尺寸的棒料)靠近对刀仪感应面,触发信号并记录坐标值。
- 检查记录的触发点坐标是否与标准值一致,若有偏差需调整补偿参数。
2. 触发灵敏度检查:
- 刀具缓慢靠近感应面,观察触发信号是否及时。若触发不灵敏,可能是传感器损坏或信号线故障。
3. 补偿值修正:
- 在数控系统中输入触发点偏移值,修正因安装误差导致的测量偏差。
---
3. 数控车床对刀仪的设定步骤
设定对刀仪时,需要在数控系统中完成参数输入、对刀流程设置和补偿值存储。
3.1 参数输入
1. 对刀仪高度:
- 输入对刀仪的安装高度(由厂家提供),确保系统能够正确计算刀具的Z轴补偿值。
2. 触发点坐标:
- 根据标定结果,设定对刀仪的触发点坐标。
3.2 对刀流程设置
1. 调用对刀程序:
- 在数控系统中调用自动对刀程序(如FANUC系统的G65 P9810指令)。
- 按提示选择需要对刀的刀具号。
2. 运行对刀路径:
- 定义刀具移动路径,确保刀具靠近对刀仪时无干涉。
3. 记录补偿值:
- 系统根据对刀仪的触发信号,自动生成刀具长度和半径补偿值,并存储至刀具补偿表中。
---
4. 使用中的注意事项
1. 定期校准:
- 使用标准量块定期校准对刀仪,确保测量数据长期稳定。
2. 低速接触:
- 刀具靠近对刀仪时应控制移动速度(推荐50mm/min以下),避免高速碰撞损坏感应面。
3. 环境维护:
- 避免切削液、切屑直接喷溅到对刀仪感应面,必要时添加防护罩。
4. 检查信号传输:
- 每次使用前检查对刀仪的信号传输是否正常,避免因信号异常导致测量错误。
---
5. 总结
通过科学的调整与设定,对刀仪可以帮助数控车床实现高精度、高效率加工。在实际应用中,用户应定期校准设备,并注意操作细节,确保对刀仪长期稳定运行。国产品牌如汉测测量的对刀仪以其高精度和优质性价比,成为国内用户的理想选择。选择合适的对刀仪并正确调整使用,能够为企业带来显著的生产效率提升和经济效益。
咨询热线
400-017-916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