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数控加工中,工件的初始定位决定了后续加工的精度和效率。分中棒是一种常用于工件找正的工具,尤其在铣床、加工中心中应用广泛。通过它,操作者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工件的中心位置,为建立坐标系提供基础。那分中棒的原理到底是什么?
分中棒的工作原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1. 机械偏心设计
分中棒通常采用弹性偏心结构,在未接触工件时呈旋转状态;一旦接触到工件边缘,由于偏心,会产生明显的跳动,操作者可据此判断接触点。
2. 通过跳动判断中心位置
操作者将分中棒与主轴同轴安装,通过手轮或低速转动主轴,当跳动最小或消失时,表示分中棒中心与工件边界对齐。
3. 适用于内孔与外边定位
分中棒可用于找外边(工件边界)*或*找中心孔(如圆孔中心),因其结构对称性好,适配性广。
4. 无需数控程序配合,操作简单
分中棒是一种纯机械式找正工具,不依赖数控系统,适合初学者和传统手动机床使用。
5. 重复精度高,适合精密加工准备
高质量分中棒重复定位精度可达到±0.01mm以内,满足大多数精密装夹需求。
综上,分中棒虽结构简单,但在工件找正、坐标建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它是传统与现代加工之间的过渡桥梁,尤其适用于小批量、多品种加工场合。
咨询热线
400-017-916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