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高速、高精度的数控加工中,传统接触式对刀方式逐渐显现出局限性。为了满足现代制造对自动化、智能化的需求,激光对刀仪作为非接触式测量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加工中心、车铣复合机床、高速铣床等多种设备上。本文将深入解析激光对刀仪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实际加工中的优势。
一、什么是激光对刀仪?
激光对刀仪是一种利用激光光束进行刀具测量的装置,可用于检测刀具长度、半径、跳动、磨损等参数。由于其非接触式测量特性,不会对刀具造成任何物理损耗,因此非常适合于高速主轴和微型刀具的测量。
二、激光对刀仪的工作原理
激光对刀仪通常由发射器、接收器和控制系统三部分组成。发射器发出一束高精度激光光束,对准接收器形成一条光轴通道。
当刀具根据程序移动并切入激光光束时,光束即被部分或完全遮挡,接收器检测到光强变化并立即将信号传输至数控系统。系统记录此时刀具所在的坐标点,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,从而计算出刀具的实际长度或半径。
通过多次切入光束的方式,还可以检测刀具的跳动程度和刀尖形状,进一步辅助加工误差补偿。
三、激光对刀仪的优势
激光对刀仪具备以下几大优势:
- 非接触式测量,避免物理碰撞
- 高速响应,适合自动化产线
- 测量精度高,重复性好
- 支持微小刀具与大刀具通用
- 可用于刀具破损检测与智能识别
四、典型应用场景
激光对刀仪广泛应用于五轴加工中心、车铣复合机床、模具制造、精密零件加工等场景,尤其适合需要频繁换刀、无人值守、连续作业的自动化生产线。
五、总结
激光对刀仪以其高精度、非接触、自动化等特点,正在成为现代数控机床的重要配置之一。掌握其工作原理及使用技巧,有助于企业构建高效、稳定、智能的加工体系,提升整体制造质量与效率。
咨询热线
400-017-9165